形态描述
贝壳中等大小或稍大,壳质较薄韧;壳形变化较大,幼时多呈圆形或方形,随年龄的增长壳形变长,近长方形或模形。两壳及壳两侧均不等。右壳稍大而内凹;左壳较小,几乎是平的。壳顶有的较圆,有的稍平,较明显,壳顶前后方一般无耳。壳腹缘稍直或较圆,前缘和后缘稍直或呈孤形。右壳足丝孔明显,略呈长方形,其上端有细长的足丝带沟通到壳顶。右壳表较光滑,具有极细的生长线;左壳表除有生长线外,还具有较明显的细放射线和小棘,小棘排列一般不规则。两壳表均呈白色或乳白色,并具有分散的紫褐色色斑,有的个体左壳色较深,呈灰褐色。贝壳内面白色;铰合面较宽大,略近三角形。有垂直于背缘的中央韧带沟,和平行于背缘的前、后外韧带沟(图103:A,B),韧带位于沟中,呈褐色,无铰合齿。闭壳肌痕不明显或稍显,近椭圆形,稍小,位于壳中部近后缘;壳缘较薄,光滑无缺刻,有的个体略弯曲。软体部 左右两外套较薄,半透明,外套缘较厚。亦为简单型,故无水管。外套缘的中层有很多触手,其中有的很长,触手的基部有发达的外套眼。外套缘的内层具有许多小触手排列较紧密。外套褶的表面,皆具浅褐色色素。闭壳肌不很大,略近圆形,具有发达的横纹肌和平滑肌,后背部与后足丝收缩肌相连接。鳃大,瓣状呈褐色,充满整个外套腔。唇瓣稍小,呈三角形,两唇瓣相对面具有纤毛沟。口的上下唇具有较发达的树枝状的分枝(图10:A1),足小,呈蠕虫状,足丝较细软。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82.0 123.0 18.0
2 70.8 100.0 16.5
3 63.0 80.5 13.0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82.0 123.0 18.0
2 70.8 100.0 16.5
3 63.0 80.5 13.0
大小
测量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82.0 123.0 18.0
2 70.8 100.0 16.5
3 63.0 80.5 13.0
壳长(mm) 壳高(mm) 壳宽(mm)
1 82.0 123.0 18.0
2 70.8 100.0 16.5
3 63.0 80.5 13.0
生物学
为暖水性种,多分布在世界各热带海,生活在潮下带浅水水域;营穴居生活,栖息在滨珊瑚的块状珊瑚头中,壳顶埋入珊瑚中,而以贝壳后端露在外面,利用
外套触手的活动造成水流,以摄取食物和排泄废物。足丝附着后,终生不再移动。它本身不能钻洞穴,而是附着在活珊瑚群体中,珊瑚不断生长而将它包起。
外套触手的活动造成水流,以摄取食物和排泄废物。足丝附着后,终生不再移动。它本身不能钻洞穴,而是附着在活珊瑚群体中,珊瑚不断生长而将它包起。
生境信息
为暖水性种,多分布在世界各热带海,生活在潮下带浅水水域;营穴居生活,栖息在滨珊瑚的块状珊瑚头中,壳顶埋入珊瑚中,而以贝壳后端露在外面,利用外套触手的活动造成水流,以摄取食物和排泄废物。足丝附着后,终生不再移动。它本身不能钻洞穴,而是附着在活珊瑚群体中,珊瑚不断生长而将它包起。
国外分布
广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,如红海、亚丁湾、非
洲东部和南非、马达加斯加、留尼汪岛、毛里求斯、印度、日本东南、玻利尼西亚及澳
大利亚(分布图21)。
洲东部和南非、马达加斯加、留尼汪岛、毛里求斯、印度、日本东南、玻利尼西亚及澳
大利亚(分布图21)。
经济意义
经济用途